达闼科技出席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智能化

关于我们_1605    Chinese    达闼科技出席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 推动全球机器人产业智能化

2019年8月31日,万众瞩目的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世博展览中心落下帷幕。本次大会以“智联世界,无限可能”为主题,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合作交流平台。全球AI知名企业领袖、学术大咖云集于此,发布了多个世界级AI应用场景,实现了多个重要项目的签约。

作为云端智能机器人运营商,达闼科技面向垂直行业用户,展现完善的云端智能解决方案,以及达闼在实现机器人商业化应用的强大技术实力,让达闼科技成为现场瞩目的焦点。在中央电视台栏目《朝闻天下》的相关报道中,出现达闼科技云端智能机器人的内容,凸显出各界对达闼科技的关注。

15676643237885

以云端智能解决方案为基础,达闼科技推出柔性智能机器人XR-1,在现场演示了机器人的自主服务能力。达闼云端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多模的云端智能大脑HARIX,让机器人可以自主完成服务。柔性智能机器人XR-1完成了对桌面上饮料的自主识别,并与人类进行语言交流、肢体互动,甚至能够识别人类的情绪,为未来机器人从事各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机器人背后,达闼科技拥有基于云端大脑和安全网络的云端智能机器人架构,以云端融合智能、高速安全网络、安全智能终端三位一体的完善解决方案,帮助人工智能快速落实于机器人。随着5G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达闼科技的云端智能解决方案加速与新技术的融合,实现多场景下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支持。

 

15676643457677

 

此外,展位上还展出了面向各个垂直行业的智能机器人产品。达闼科技面向垂直行业,开发了专用的机器人智能解决方案。在云端智能解决方案的支持下,达闼科技的云端智能机器人已经可以完成安保,医疗等领域的自主商业服务。

 

15676643702418

 

以本次展会为基础,达闼科技进一步深化与上海市的合作。在本次会议即将开幕之前,召开了上海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会议。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为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增补专家颁发聘书,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先生与其他知名专家一同成为委员会的一员。 

 

15676643996359

15676644004235

 

展会期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院士,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总干事李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等众多领导莅临达闼展位现场。

 

李强书记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孕育着重大发展机遇,抓牢“窗口期”就能赢得主动权。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优先战略选择,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不断提升创新策源能力。集聚培养更多“头部企业”。

 

15676644244362

 

达闼科技还在展会期间与业界展开积极对话,在大会圆桌论坛上,黄晓庆先生与SAP全球高级副总裁李强,平安集团首席科学家肖京,深兰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陈海波等探讨了人工智能未来的商业应用前景。

 

针对目前机器人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黄晓庆表示:“目前机器人通用性不强,主要是一些面向政府和企业进行的垂直服务、专业服务。从接待到清洁、安保、零售,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需求,每个行业的机器人可以是通用的,也可以是定制的,但是核心聚焦于一个垂直应用,这个垂直应用是用机器人承担人不愿意做的工作。”

 

结合自身业务,黄晓庆表示“达闼科技从事云端智能科技机器人,主要的市场是服务机器人而不是工业机器人,它可以自由移动,可以服务于酒店、医院、学校,最后可以走入到家庭。” 

 

15674154378878

 

当被问及云端智能机器人与边缘计算关系,云端智能是否与边缘计算背道而驰时。黄晓庆认为“人工智能对运算的需求大到任何边缘计算都无法承载,模拟人脑需要能承担1000亿个神经元的运算量,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必须依靠云端智能。边缘计算可以解决一些高频、简单的运算。未来智能机器人也需要边缘计算,边缘计算成本越低越好,不要像谷歌自动驾驶汽车需要一个昂贵的服务器,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对于云端智能系统的开放性,黄晓庆表示“机器人大脑是封闭的,但是云端智能系统不是封闭的,我们不能让机器人被攻击,这是我们最大的目的。“

 

黄晓庆还谈到了云端智能机器人目前两大制约因素“从机器人的角度,系统集成水平提高,最大的制约就是要把机器人做成多关节、能干活的机器人,柔性关节成本一定要下降。“”第二个制约是环境制约,室外定位现在有RTK技术,可以把GPS或者是北斗增强,但是室内完成精准定位是非常大的挑战。其他制约,比如说4G网络可以支持相当有效的云端机器人应用,但是如果每一家庭都有云端机器人,那4G网络就无法承受,这需要5G网络,需要速度更高、延迟更低的移动通讯网络。”

 

黄晓庆还以一个科学家的视角,探讨未来5年人工智能技术最大的突破,他表示“在人工智能领域,特别是深度学习领域,我觉得两个领域是非常有希望的。第一个是自主增强学习,第二个领域是对抗性学习,这两个技术的领域对于未来产生技术上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通过一天的智慧碰撞,观众对于AI和产业的深度融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非常感谢,我们期待在2049或者是更早的时候,看到机器的智能超越人类。人类到那个时候可以和机器和平相处,” 论坛主持人杨燕青用美好的祝愿为论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2019年8月31日 23:05
浏览量:0
收藏